硬脂酸铅是白色粉末,不溶于水,溶于热乙醇、苯和松节油,在有机溶剂中加热溶解而冷却后成为胶状物,遇强酸分解成硬脂酸和相应的盐,有吸湿性。
硬脂酸铅可作为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和润滑剂,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光热稳定性。与镉皂、钡皂或有机锡化合物并用有良好的协同效应,可用于各种不透明的硬质和软质聚氯乙烯制品,如硬管、硬板、薄板、薄膜和人造革,特别适用于电线电缆料,可赋予制品优良的电性能。但本品有毒性,易受硫化物污染,用量大时易喷霜,而且其在加工过程中与树脂中的氯化氢反应所生成的氯化铅,会影响制品的透明性。本品还可用作油漆的催干剂和平光剂以及润滑脂的增厚剂,如聚氯乙烯70℃护套级电缆料、90℃及105℃电缆料、聚氯乙烯管材、管件、异型管、硬板、鞋料等。因本品不溶于水,故在硬质聚氯乙烯饮水管的配方中也可使用。
此外在油田化学品中还可用作润滑解卡剂、钻井液的消泡剂。还用作油漆防沉淀剂、织物放水剂、润滑油增厚剂、塑料耐热稳定剂等,用于不透明的软质和硬质聚氯乙烯制品的稳定剂。
简述:
中文名称:硬脂酸铅
英文名称:Lead stearate
CAS号:56189-09-4
分子式:Pb(C17H35COO)2
分子量:774.14 [1]
性状与性质:
白色粉末,不溶于水,溶于热乙醇、苯和松节油,在有机溶剂中加热溶解而冷却后成为胶状物,遇强酸分解成硬脂酸和相应的盐,有吸湿性。本品有毒,易受硫化物污染。熔点103-110℃。
质量规格:
铅含量:27.5±1.5%
游离酸(以硬脂酸计):≤1.0%
用途说明:
1.硬脂酸铅可作为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和润滑剂,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光热稳定性。与镉皂、钡皂或有机锡化合物并用有良好的协同效应,可用于各种不透明的硬质和软质聚氯乙烯制品,如硬管、硬板、薄板、薄膜和人造革,特别适用于电线电缆料,可赋予制品优良的电性能。本品有毒性,易受硫化物污染,用量大时易喷霜,而且其在加工过程中与树脂中的氯化氢反应所生成的氯化铅,会影响制品的透明性。本品还可用作油漆的催干剂和平光剂以及润滑脂的增厚剂,如聚氯乙烯70℃护套级电缆料、90℃及105℃电缆料、聚氯乙烯管材、管件、异型管、硬板、鞋料等。因本品不溶于水,故在硬质聚氯乙烯饮水管的配方中也可使用。
2.在油田化学品中用作润滑解卡剂、钻井液的消泡剂。还用作油漆防沉淀剂、织物放水剂、润滑油增厚剂、塑料耐热稳定剂等,用于不透明的软质和硬质聚氯乙烯制品的稳定剂。
贮藏运输:
密封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。
急救措施
急救:
吸入:如果吸入,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。
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。如有不适感,就医。
眼晴接触:分开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立即就医。
食入:漱口,禁止催吐。立即就医。
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: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。咨询医生。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。 [2]
消防措施:
灭火剂:用水雾、干粉、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。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,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,使火势扩散。
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: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,穿全身消防服,在上风向灭火。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。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,马上撤离。隔离事故现场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。收容和处理消防水,防止污染环境。
操作处置与储存:
操作注意事项: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。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,避免吸入蒸汽。远离火种、热源,工作场所严禁吸烟。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。如需罐装,应控制流速,且有接地装置,防止静电积聚。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。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。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。使用后洗手,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
储存注意事项:储存于阴凉、通风的库房。库温不宜超过37°C。应与氧化剂、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保持容器密封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库房安装避雷设备。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。采用防爆型照明、通风设置。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。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。